自然、人类、机器
Home › Forums › 《冒号课堂》讨论区 › UML感想
Tagged: abstraction, UML
如果把系统视为一个多维对象,那么UML的用例图、类图、序列图、状态图等是在不同维度上对该对象建立的视图。抽象的角度不同,抽象的结果就不同,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抽象角度。不知道这样理解UML是否正确?
你的说法基本上是正确的,不过需要补充的是:这种视图不仅与抽象的角度有关,也与抽象的粒度或层次有关(比如package diagram的粒度比class diagram的更粗)。
认识到系统的多维度与多粒度就不会陷入“盲人摸象”了。不会因为自己的视图而否定别人的视图,对未知的视图保持一份好奇和敬畏。
说得很好,这是一个普适的结论,不仅适用于软件系统,也适用于一切认知对象。
佛教里面最大的一部经《华严经》讲宇宙是多元的,以前不懂,现在从UML中受到启发,似乎有点儿明白了。
一元思维是刚性的,多元思维是柔性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