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然、人类、机器
Home › Forums › 《冒号课堂》讨论区 › 精神和思想
Tagged: 传统哲学,精神, 思想, 知识, 精神
许多技术书籍都强调思想很重要,但《冒号课堂》讲“思想之上是精神”。书上讲到了“专研精神、批评精神”,但我不是特别明白到底精神和思想的区别在哪里?我只知道似乎二者都是与物质相对的,但区分不开。
是个好问题,不过是不是问得太晚了?这可是本书的开场白啊:)
哲学上与物质相对的精神指的是意识,而本书中的精神指的是意志。此处的思想是学术层面的,而精神则是心理层面的。“知识之上是思想”强调知识的本源比知识的内容更重要,“思想之上是精神”则强调求知的态度比求知的技巧更重要。
昨天听到有人说“思想是从(潜)意识来的”,但是我不明白到底什么是意识,什么是思想。突然想起《冒号课堂》中讲的“思想之上是精神”,所以才提出这个问题。
我觉得强调精神很有必要,以前看到论坛上一些“牛人”,感觉他们都挺聪明的,对于某些思想的认识也比较深,但总觉得他们差了点儿什么又说不出是什么,现在我才知道差的是精神。
目前流行的观点认为,EQ比IQ更能决定一个人在某方面的成就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这与本书的提法不谋而合:思想主要取决于IQ,精神主要取决于EQ。
郑晖老师说到心坎上,自己之前自学过数学,也看过一些哲学方法和思想的书,领悟到一些思想。所以感觉技术上面没上面打不了,都学得会,可是行动很少,没做出什么,心里很郁闷。与其学习,创造才是乐趣和意义所在,而这需要精神的力量,思想只是工具而已!
这里有个问题想问郑晖老师,你的《冒号课堂》里,语言和哲学的运用很多是中国传统哲学,请问您都看那些书籍?
我以前看的书太杂,也谈不上系统,实在难以列出书单。写〈冒号课堂〉时提到的部分,均是随兴而写,未刻意而为。倒是写系列博文《论思维的刚性与柔性》时系统地参考了一些书籍,有空完成其中的《科学的迷信》后,会列出一份参考书目。